近日,《北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近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那2023北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最新是怎樣的?征收宅基地怎么補償?
一、2023北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最新
《辦法》提出,集體土地上房屋搬遷應與土地征收同步實施,被征收人可以選擇房屋安置或貨幣補償的方式。本市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給予補償,嚴格控制宅基地面積補償標準。市民可登錄市政府網站“政民互動”版塊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見征集”專欄或市規自委網站“政民互動—民意征集”欄目反饋意見。
1、土地征收與房屋搬遷同步實施
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辦法》廢止了房屋拆遷許可證制度,將集體土地房屋“拆遷”改為“搬遷”,將集體土地上房屋搬遷補償納入征收集體土地征收程序,實行房屋搬遷與土地征收同步實施。區政府應在征收前期擬制房屋補償安置方案,內容包括房屋補償安置范圍、安置對象、安置方式和標準、安置獎勵情形及標準、安置房坐落等并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一并進行公告,公告時間30日。
2、房屋安置和貨幣補償二選一
根據《辦法》,征收農村村民宅基地房屋的,采取房屋安置或貨幣補償方式予以補償。符合房屋安置對象認定條件的,可以選擇房屋安置或貨幣補償方式,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選擇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方式;不符合房屋安置對象認定條件的,應當實行貨幣補償方式。強化以房屋安置方式為主,做到安置房先行,安置房源一般應為具備入住條件的現房,安置房源為期房的,盡量縮短安置周期。
3、增加房屋安置對象認定標準
合法宅基地使用權人、戶籍在本村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戶籍在本村且在本址長期居住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原戶籍在本村,由于正在服兵役、上學、服刑的原因戶籍遷出的人員等可被認定為房屋安置對象。戶籍在本村但本村無宅基地房屋的空掛戶人員,重復享受本市搬遷補償安置政策的人員,享受過保障性住房且未退出的人員等則是不予認定的。
二、征收宅基地怎么補償?
統一宅基地房屋各項補償標準
《辦法》調整了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計算辦法,將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房屋重置成新的均價)×戶均安置面積÷戶均宅基地面積,調整為按照項目所在區片住宅類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基準地價地面單價的一定比例計算,具體比例由各區政府制定;規定了補助和獎勵費用的主要科目和總額上限,解決全市“補助獎勵科目”不統一的問題。
《辦法》明確了可以認定為房屋安置對象的四種情形和不予認定的五種情形,規定認定的程序由鄉鎮(街道)會同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居)民委員會等聯合初步認定,并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和村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由鄉鎮(街道)審核,報區人民政府采取備案方式予以認定。
以上就是北京市征收集體土地房屋補償管理辦法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相關內容介紹。